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国家面积有100万平方公里,地图上看着巨大,结果95%的地方全是沙子,真能住人的地方只剩下巴掌大一块。一亿人全都挤在这块小小的绿洲里,像把全中国塞进海南岛。
想象一下,如果你住在这样的地方,出门不是绿树成荫,而是漫天黄沙,能种田的地方少得可怜。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埃及。
我第一次去埃及,是在尼罗河边的小镇。站在河边看风景,你会觉得这地方像上帝画错了笔,河边是绿油油的生命线,离开十几公里就变成一望无际的沙漠。当地人笑着说,埃及就是一条河包养了一亿人。
埃及国土看似很大,面积100万平方公里,排名世界第29位。但麻烦的是,除了那4%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,其他地方几乎全是沙漠。西边的利比亚沙漠,东边的阿拉伯沙漠,南部更是寸草不生。别看地图上一大片,想住人?那是真要命。
展开剩余75%按数字算,平均每平方公里才一百人,看着挺宽敞。但问题是96%的人口挤在4%的土地上,人口密度直接飙到2800人/平方公里。这种密度,想想就窒息。
说到尼罗河,真得给它鞠个躬。这条6700公里长的河,从南到北切开了整个埃及,在两岸冲积出一条狭长的绿带。到了开罗,河水一分为二,造出了2.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,这块地成了整个国家的命根子。
37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,人口才19万,走几个小时都见不到人影。可在塞得港这种小地方,72平方公里却住着38万人。贫瘠和拥挤,两种极端,集中在同一个国家。
更要命的,是人口增长。 1990年埃及才5600万人,2001年就到7000万,现在已经过1亿了。三十年翻倍,这速度让人头皮发麻。
本来人口多不怕,像印度、中国靠平原养活了十几亿人。但埃及就这么点地,人口像气球一样鼓起来,只能拼命想办法。
政府搞了不少大动作:阿斯旺大坝拦住尼罗河造了个5200平方公里的大水库,农业产量是提高了,可人涨得更快。沙漠改造计划,把河水引到沙漠里造绿洲,搬了几百万农民进去,杯水车薪。还有那著名的2分钱大饼,四十年没涨价,每卖一个政府就补贴两毛钱,补贴占财政的15%。
说实话,这些措施看起来豪迈,但都挡不住“人多地少”这个死结。
城里人就更惨了。 首都开罗现在挤了2300万人,交通堵得像一锅粥。住房紧张到什么程度?连坟地都成了社区。市中心那片六平方公里的古墓群,几十万活人和几百年以前的死人作邻居,人称“死人城”。
所以政府索性计划迁都,在开罗东边的沙漠上画了个新城市,700平方公里,打算挤进500万人。这也是埃及一千年来第一次迁都。
钱呢?全用来买粮食了。 石油天然气有,旅游资源也不少,苏伊士运河每年收过路费50亿美元。可是,靠进口粮食养活一亿人,财政压力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国家的胸口。
地理环境这东西,有时候真就是命。 中国有三大平原,印度有恒河平原,地势一摊平,稻麦丰收,人口再多也能兜得住。埃及呢?明明有百万平方公里,结果可用的地只有4%。尼罗河给了它生命,也锁死了它的命运。
我在想,如果换到今天我们这些人口大省里,一亿人全挤在长江边十公里的范围内,日子会是个什么样子?
人口爆炸加上资源不足,这才是埃及最深的痛。迁都、修坝、改造沙漠,这些办法都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问题。 有时候,我们抱怨自己的生活,但至少,我们有广阔的平原,有足够的粮食,不用去和死人抢地盘。
各位领导,你们觉得呢?
发布于:河南省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